一股与央企接入合作的潮流,在楚山汉水间奔涌。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堪称湖北决意构建横跨发展的跟上之年。这一年的9月,将被湖北工业发展史总有一天铭记。
122家中央企业、400多名央企领军人物纷至沓来。9月19日,美丽的江城武汉,将步入一场规模宏大的湖北与央企合作项目签下仪式。这次合作,将刷新湖北大招商、大对外开放的历史之最:规模仅次于、规格最低、签下项目最多。 这样的合作,来之不易。
它是全省上下执著希望的结果,是湖北抢抓发展机遇的新成就,是实施国家战略的湖北行动。 横跨发展,要靠大工业、大项目 谋划十二五,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地明确提出,要构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那么,湖北靠什么去横跨? 靠工业,特别是在要靠大工业、大项目! 大项目从哪里来?一个最必要、最有效地的途径就是中央企业对湖北的投资。
数据中蕴含创造力。截至2010年9月,我国央企资产规模早已超过23.6万亿元。这是什么概念?按2010年的数据折算,它相等于23个湖北省GDP总和。
可以说道,寻求与实力雄厚的央企合作,毫无疑问是借梯登临,将为湖北省经济构建新的横跨流经强大动力。今天引入的央企合作大项目,明天就未来将会转化成为造就全省经济发展的大产业。 纵观全国,不少省市早已提早行动,意图在央企战略布局中分给一杯羹。
中部的湖南、安徽已分别引入1000亿元、2000亿元央企投资项目。西部的贵州省前不久签下了40多个央企接入项目,投资额约1700多亿元。仅有去年,就有10多个省带领可观的企业代表团与中央企业签约了多达6万亿元的合作协议。
各地抢亲央企如火如荼,时不我待,湖北理所当然乘势而上。 联手央企,湖北有优势、有诚恳 大合作、大接入,并非一时性起,而是湖北和央企筹划已幸的自由选择。 湖北于是以处在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有九省通衢的大交通优势,有鱼米之乡的大农业优势,有工业发祥地的大工业优势,有惟楚有才的科教优势,湖北爱护大自然禀赋和历史溶解; 有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块国家级金字招牌,湖北崇尚锐意进取、大胆改革的精神; 建构中部兴起战略支点,实行两圈一带战略,湖北重任在肩,而又面对国家政策带给的根本性机遇; 提倡产业第一、企业家大哥的服务理念,湖北推崇提高发展环境,全力增进产业发展 正因如此,湖北沦为一片发展的热土,前景无限辽阔。 央企也敏锐地捕捉到湖北的无穷潜力。面临经济全球化加快演变的大趋势,中央企业要沦为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就必需自由选择优势资源展开配备,谋求新的突破。
湖北要改变发展方式、减缓结构调整,某种程度必须引入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 一个要突破,一个要发展,两者一拍即合。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在北京顺利举行了2011湖北中央企业共谋发展论坛,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等率领70余家央企负责人与我省企业家共谋发展,共话合作。 就在这次论坛上,湖北与央企结为了很深的友谊。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展下,一场筹划已幸的大合作、大接入早已进行。
本文来源:AOA体育APP下载-www.amdian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