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应该拥有看透本质的能力,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原因背后的原因,目的背后的目的。最近看了一本书《看透本质》,我将从设计师的角度去思考学设计和做设计的本质。设计师欢欢,她认为自己不会设计是因为不能用软件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如果我熟练掌握了AI、PS、C4D等软件就能做出好设计。
她认为做好设计的本质是学会软件,所以她一直在学种种软件,一开始自学,厥后报了种种软件班,前前后后花了两年学会了种种软件。但她依旧很苦恼,事情中做设计很吃力,只能通过套模板来交差。
花了几大千学会了种种软件,最后通过套模板的方式做设计,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软件重要吗?重要,它是设计师用饭的工具,但不是做好设计的基础。《看透本质》一书中说:“看不透自己事情的本质,掌握不住做事的纪律,像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用天天的勤奋,来掩饰思维的杂乱和思想的贫瘠。
”你是不是这样呢?很努力的学设计,种种报班学设计或自学,可是设计能力不见提升。下面来看几个学设计和做设计中常遇见的问题学习设计的历程中你是否是这样的,打开一个教程,然后照着教程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去做,有时哪怕你参数和步骤一模一样也做不出教程中的效果,你就很苦恼,明显自己的操作没问题,为何做不出那样的效果,岂非是人品问题。这就是没有去分析教程中用到的方法的本质,也就是基础原理,学设计记着参数不是目的,背后的原理才是学习的目的。
许多设计师看设计作品,关注的是作品中这个效果怎么做;这个效果用的什么软件;这个设计太丑了;这个设计真悦目;这也太简朴了吧!画几条线就是设计;这个设计看不懂,做的是什么玩意儿。如果你是这样看设计作品,那么就是没有搞明确看作品的本质。优秀作品是你最好的老师,从优秀作品中学习别人的思考方式和创意的方法。再来看一个真实案例一个设计师做设计找参考,找了许多都没有找到满足的,他问我平时怎么找参考,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我给他推荐了几个网站,他说,那些网站我都看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海内的真心不行,还是外洋的那些设计好。
通过相识我发现,他找不到参考是因为他以为这些参考都不能完全用在他的设计中,要么是字体不合适,要么是排版不合适,要么是气势派头不切合。这位设计师没有搞清楚找参考的本质,他找的不是参考,而是可以直接用的模板或可以直接模拟的参考。
参考的本质是,“找到灵感”。通过参考你发现,哦!原来还可以这么设计,我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做我的设计;哦!原来可以用这类素材来体现创意,我也可以往这个偏向去思考;哦!这个排版,这个色彩,这个字体气势派头很适合我的设计,可以借鉴;哦!他这个体现方法不错,值得借鉴。通过上面几个场景分析,你是否以为无论是学设计还是做设计都需要搞清楚它的本质,没有找到本质,你所做的决议可能会往错误的偏向生长。前面说了学好设计的本质不是熟练掌握软件,那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审美、设计及创意的方法另有大量训练。
我们展开来分析一下这几个方面01设计中的审美我们经常说的设计师要提升审美能力,其本质是什么?在设计中的审美和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审美一样吗?许多设计师其实审美水平很高,生活中的品味也很高,为啥到了设计就没法判断,所以设计中的审美并非只有美的尺度。我认为设计中的审美是对好作品的判断能力和你对好作品的权衡尺度,也是你判断自己作品的权衡尺度。好比有人用市场反映来权衡好设计的尺度。
许多人都在吐槽华与华的设计很土很low,但他依然是好设计,因为它给客户带来了收益,客户赚了钱赢得了市场,哪怕它丑,也是好设计。再好比有人用创意和精致来权衡好设计的尺度。
好比做包装比力知名的设计师潘虎的作品,很是精致又富有创意。对于设计中的审美不仅仅只有美一个维度,另有对什么是好设计的认知。设计中的审美能力包罗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单纯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就是你对设计的认知能力。
单纯的审美能力可以通过多看优秀作品提升,对设计的认知能力可以通过看书、听课、和前辈交流、设计项目等方式提升。这里重点来说下看书,设计师为什么要多看书,其实就是提升你的认知水平。举个简朴的例子,客户总是要放大,再放大,你很不乐意,以为很丑,没逼格。
其实当你看了营销和流传方面的书,你就会明白,原来客户要的是信息或产物被人瞥见,你明白之后,就会对客户的这一要求不那么抵触,你可以听客户的把它放大,也可以通过对比来让它在视觉上很突出也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认知决议你的行为和判断,你没有这些认知,你只会顽强的认为客户审美低,说得欠好听一点是你无知,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通过上面的分析,你知道了审美有两个维度,这就是认知的升级,你无意看了这篇文章,所以你对设计中的审美有了新的认知。
这就是阅读的利益,能让你的认知升级,认知升级你才气从基础上找到解决方案。02设计及创意方法做任何事情都讲求一个方法,没有方法就是瞎搞,做设计亦如此。好比 设计师求之不得的设计灵感也是通过方法获得,而不是使劲想出来的。这里引用陈中的《看透本质》一书中做事逻辑模型,我以为对于设计师特别实用,我把它改为做设计的逻辑。
1.充实相识项目充实相识项目才有可能找到项目设计的基础目的,充实相识项目的目的是为了“看透本质”,为我们设计提供角度和偏向。举个最简朴的例子,老板要你设计海报,你不相识这次海报的宣传内容,不相识公司这次的运动,不相识老板的目的,你就没措施做好这次的海报设计。2.找到项目设计的本质举个简朴的例子,老板要设计一个LOGO,是要你设计一个图形吗?不是,老板要的是一个可以在市场被消费者认可,有辨识度,容易记着而且能够代表公司形象的符号。如果你的目的是做一个悦目的设计,那么你做设计的偏向就注重排版和效果的体现。
如果你是从品牌、流传的目的去思考,效果又是纷歧样。当你找到项目设计的本质后,你的思考维度会多样化,不再只关注设计自己。3.从基础目的出发,分析推演,找到设计偏向找到项目的基础目的后,通过相关资料以及参考案例,通太过析推演,最终找到正确的设计偏向,切合项目的设计才是应该做的,不切合项目的设计应该杜绝。
首先要做对设计,偏向错了,偏离客户意愿或者项目自己那就很惆怅稿。好比做一款儿童产物的海报,你用了比力刚硬的字体和很沉闷的颜色,这就是没有找到本质,盲目的去做,偏向错了,设计再好也不切合。
4.实践想法通太过析确定想法和偏向,然后开始设计或画草图,没有经由分析之前就开始盲目的做,很容易和客户的想法南辕北辙。云音乐的产物司理王诗沐在混沌大学的演讲中说,乐成主要靠四个字:思考本质!那么我们做设计也需要思考这次项目的本质是什么?客户表达的意愿的本质是什么?只有找到项目的本质也就是基础目的,从本质去思考才气指导你做出正确的设计,切合客户预期的设计。
做设计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靠猜客户喜欢什么?猜是无法为你设计提供支撑的。5.复盘《复盘》一书中提到,把事情做完并不算真正做完,只算是做完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要复盘。回首在做项目的历程中泛起了什么问题?客户相同历程中泛起了什么问题?设计历程中泛起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另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好比,在项目中因为和客户相同历程中出了问题才导致你不外稿,那你下次需要改变相同计谋;如果是因为设计偏向错误而不外稿,那就多分析找到项目设计的本质;如果是因为方案的论述不够明确客户没看或听明确,那就需要优化提案,让提案越发明确把客户带入你的思维逻辑中,从而获得客户的认同。通过复盘,我们就形成了一个从问题到能力的希望循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然后再遇到新的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再次提高,如此重复。
03学设计最重要的一个本质问题——训练。前面说的审美、设计思维、设计方法都是建设在训练的基础之上,如果你只是一味的报班,学习新工具,没有去做大量的训练,你就偏离了学设计的本质,就很难学好设计。你看了许多作品,看了许多课程,报了种种培训班如果你没有训练,都不行能学会设计,哪怕你随着大师学习也不行能做好设计。
做好设计最重要的是训练!训练!大量训练,只有在训练中才气提高你的设计能力。写在最后做设计前需要多思考,思考项目背后的本质,围绕本质去思考,设计作品才会被认可,脱离了本质去做设计,就成了你自己臆想的作品。这篇文章只是一个点,没措施全面的去写完设计中种种问题,只是点醒你学设计和做设计需要有看透本质的思维。
作者:尺子周,一个懂品牌的设计师。-END--。
本文来源:AOA体育APP下载-www.amdianqi.com